在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推進下,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正普遍走向信息化、聯網化、智能化。智慧路燈作為2015年才出現的新興事物,目前在國內發(fā)展處于起步階段。近年來智慧路燈建設陸續(xù)開展,應用案例也逐漸開始豐富。目前已有超過25個省份/直轄市開展智慧路燈項目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天津、重慶、江蘇、福建、廣州等地區(qū)。近年來,智慧路燈在推行落地的過程中,效果并不盡人意。智慧路燈集成了眾多終端設備,其搭載了除照明設備之外的各種傳感器及感知設備,如充電樁、LED信息發(fā)布屏、高清攝像頭、應急報警、5G基站搭載網絡、停車檢測、環(huán)境感知、井蓋及積水監(jiān)測、網絡音像等。這些設備大多在城市中要全天運行,這對設備自身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,如路燈電源只有短路和過載保護而沒有漏電保護,導致設備容易故障,甚至威脅行人安全。在智慧路燈運行過程中,其需采集大量數據到后臺進行分析,這無疑增加了帶寬及后端服務器壓力。目前,路燈故障反饋不及時、后期運維成本高、數據采集效率低等問題屢屢發(fā)生。